当前位置: 首页 > 共享资源 > 《马说》教学设计

《马说》教学设计

2009年04月24日 15:30:51 来源:教师Office 访问量:263


<<马  说>>教学设计

   知识与能力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1, 记住关键字词的读音及意义:骈、石、槽枥、食马者、见
2、利用工具书结合课文注释解释全文。

3、根据提供的背景材料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。

4、了解“伯乐”“千里马”“食马者”的深层含义体味作者的感情

      5、了解本文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,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人才被埋没的愤慨之情。
过程与方法:

   指导朗读,领会词义,品味情感,逐层分析语调变化,当堂成诵。

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:

 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;客观正确把握本文提出的怀才不遇的观念。

教学重点、难点:

    1.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。

    2.体会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。  

教学时间:一课时

教学过程

一、导入

舜,傅说,胶鬲,管仲,孙叔敖,百里奚这些圣贤为中华文明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。那么是哪些令世人敬仰的“慧眼”举荐和任用了他们,是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呢?

(尧,殷王武,周文王姬昌,鲍叔牙,楚庄王,秦穆公这些人就是韩愈所歌颂的“伯乐”

这节课我们来学习《马说》,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。

二、解题

《马说》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,属论说文体。“马说”这个标题,是后人加的。“说”就是“谈谈”的意思,比“论”随便些。从字面上可以解作“说说千里马”或“说说千里马的问题”。

三、自学成绩展示

    从朗读课文,分析课文内容写法语言,读课文时所产生的问题等方面入手展示。鼓励学生说话,不求答案完美。对学生产生的问题采用互答。

  通读课文,整体感知

    1.放录音听读课文,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,标出长句的语意停顿。

    2.学生读课文,并且讨论、了解全文大意。

(1)        交流词语含义及句子含义。

(2)        分自然段指名翻译课文。

五、再读课文,深入探究

1,哪些句子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呢?
(祗辱于奴隶人之手,骈死于槽枥之间;食不饱,力不足,才美不外见)
2、千里马被埋没了可悲可叹,我们在读时该带着怎样的语气呢?
(语速较缓,语意中透出些惋惜之情。)
3、文章通过哪些动作行为和语言来表现食马者的愚妄。
4、是什么促使韩愈写《马说》呢?  了解韩愈写此文的背景。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。  写 作背 景
 韩愈初登仕途时,很不得志。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,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  外。尽管如此,他仍然申明自己有“忧天下之心”,不会遁迹山林。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     张建幕下,郁郁不得志,所以作《马说》,发出“伯乐不常有”的感叹。 

5、《马说》中伯乐、千里马和食马者分别喻指什么?寄托了什么寓意?用了什么写法?
(千里马——人才  伯乐——赏识人才的人  食马者——昏庸愚昧,埋没人才的人)  ( 借千里马难遇伯乐,最终被埋没,揭露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,摧残埋没人才的现象,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——借物寓意)

6、赏析:

(1) 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。(开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,提出了“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”的主张。特别强调了在现实中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的决定作用。高屋建瓴,醒人耳目。)

(2) 虽有千里之能,食不饱,力不足,才美不外见,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,安求其能千里也?(采用反问句,有理有力地谴责了那些昏庸的“食马者”。表达了作者委屈及愤慨之情。)

(3) 呜呼!其真无马邪?其真不知马也。(用带有感叹的反问句收束全文,加强了语势,表达了作者对那些不识人才,压制人才,摧残人才的极大愤慨和谴责。)

 (四) 归纳课文。.

  1.读了本文请你谈谈作者的思想感情。

2.讨论:韩愈认为,成为人才应该具备哪几个条件?

      要点提示:

 1.本文围绕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复论述,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,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、埋没人才,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。

2.识别是人才应具备的前提条件,培养是人才的必要条件,正确使用人才是成材的根本条件。

五、拓展探究

   “千里马”是一种比喻,把“人才”比作“千里马”。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学过的文言文,谈一谈 

    人才应该具有哪些素质?或者说,什么样的人能成为人才?

六、布置作业

    1.常言道:“是金子总会发光的。”而作者却认为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,这矛盾吗?你赞同哪个观点?说说理由。

2.背诵课文。

 板书设计

28       马说

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   :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。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食之不能尽其材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表达:怀才不遇;

 事例进行论证:  鸣之不能通其意        埋没人才  控诉:   埋没人才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天下无马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希望:重用人才

编辑:庞桂莲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宁夏平罗县中学语文教研 特此声明。